「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禮記.大學》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謂真誠實意就是不自欺。宋代哲學家陸九淵也說:「慎獨即不自欺。」即使在閒居獨處時,自己的行為仍能謹慎不苟且,不會自欺。中國現代學者蔡元培先生說過:「誠字之意,就是不欺人,亦不可為人所欺。」可見,戒欺是誠信的重要準則之一。 ...................................................................................................................楊震「不受四知金」東漢名臣楊震在赴任東萊郡太守的途中,經過昌邑縣。昌邑縣令王密是他過去推薦的秀才,王密深夜帶十斤黃金私贈給楊震。楊震說:「老朋友了解你,你卻不了解老朋友,這是為什麼呢?」王密說:「現在是深夜,沒有人知道。」楊震回答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聽了這番話,很羞愧地走了胡...................................................................................................................雪巖與「戒欺」牌匾著名徽商胡雪巖在杭州胡慶餘堂藥店中,向內掛了一塊「戒欺」的牌匾。他在跋文中寫道:「凡貿易均著不得欺字」,「余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採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胡慶餘堂藥店之所以能夠蜚聲於海內外,生意興隆,其祕訣就在於「戒欺」二字。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目前分類:油漆 (7)
- Jun 08 Fri 2012 15:58
「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
- Jun 08 Fri 2012 15:53
深知食肉之過,即非吃素之日,亦須極力減少食肉。
深知食肉之過,即非吃素之日,亦須極力減少食肉。門而修,即可超出三界生死之外,故名慧邁。汝既有文鈔等書,但依之修持,即可得真實利益。光目力不給,不能詳書。既皈依三寶,必須要戒殺護生,吃淨素。即一時不能即吃淨素,亦須持十齋或六齋。尤須深知食肉之過,即非吃素之日,亦須極力減少食肉。更須一心念佛。如有佛像,朝暮在佛前燒香禮念。除此之外,行住坐臥都好念。即吃葷之日,亦要念。要日日時時常念。又要教家中一切人,及外面一切人都念。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方為真佛弟子,方有往生西方之資格了。餘詳文鈔及一函?復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un 08 Fri 2012 14:57
96/2/04 內寮(平等里)─擎天崗
96/2/04 內寮(平等里)─擎天崗交通: 捷運劍潭站,轉搭小19公車,內寮站下車。行程記錄:於捷運劍潭站轉搭小19公車往內寮,約40多分鐘抵內寮。內寮站是小19公車終點站,站牌旁路標內寮(1+400),位於一巷弄路口,路口旁為平菁街93巷106號。下車整裝後,約08:50出發,沿柏油路緩坡上行,路旁有養雞戶,雞糞味瀰漫;過內寮(1+600)路標右轉至柏油路盡頭,進入林蔭步道,轉為泥土山徑,此即是礁坑古道起點,沿途林蔭茂密,緩坡上行。約半小時至礁坑溪,跨溪後沿溪而行,途中一處跨溪後遇岔路,左右均可不遠處即會合,取右下沿溪前進。經雜木林間空地,旁有一小土地公祠,繼續沿著山徑向前行。不久溪旁岔路,直走跨溪後,沿溪繼續前進,看到柵欄,前方有殘牆;跨過柵欄、小支流,眼前殘破的石牆,就是番婆厝遺址。續行再遇岔路,左沿溪谷無登山路條,取右出樹林經一草地平台後,再度進入雜木林後,開始上坡。不到十分鐘,至瑪礁古道岔路(09:45),路中有爛泥窪地,右往瑪礁山,左往竹篙山(約 20 分鐘)、擎天崗。取右往瑪礁山方向,沿瑪礁古道(山路)下行,約50分鐘(10:35)抵內雙溪古道(水路)岔路。左轉內雙溪古道,沿山腰山徑,往回上擎天崗。剛開始這一段坪林坑溪(內雙溪上游)在下方,因有些落差,聽得到水流聲,見不到溪底流水;途中右方有一鐵柵欄,原有小徑下切坪林坑溪,通往坪頂古圳,現立有告示牌禁止通行。直行山徑緩坡上行,11:00到達溪旁空地,休息吃水果。該處築有小型攔水壩,架接PVC水管,接引溪水;陽光照在溪谷上,林蔭翠綠,溪水十分清澈。過此之後步道平緩,離溪谷近,沿溪行經跨溪二次,右有山徑可往石梯嶺,至第三次跨溪處,遇一山友在維護山徑、舖石,此處溪谷有一側山壁較陡峭,景色不錯。取左沿溪右岸上行;過溪右方有岔路,再往前不遠右側又有岔路。這二處有岔路,研判應也會通往石梯嶺步道。繼續前行,擎天崗溪流入坪林坑溪,跨溪步道沿擎天崗溪前進,小溪溪水清澈;再過去將出步道,而這裡幽靜,有遮蔭又避風,於是選擇在此吃午餐。用餐處不遠,即進入芒草山徑,出口接上擎天崗環形步道,左轉彎二、三十公尺有一木橋,直行環形步道經碉堡岔路口可往竹篙山、瑪礁古道、或擎天崗遊客中心,今天反向沿環形步道上行。上到草原山丘圓形碉堡才12:20,時候尚早,於是拍拍照後,也就坐下來,聊天、享受一下和煦的陽光,欣賞擎天崗草原風光;雖然太陽高照,但嶺上的風還是有寒意,沒多久就覺得冷。決定啟程回家,沿步道經金包里大路城門,往擎天崗遊客站。附記: 1/31 3y 就已先走一趟,從內寮礁坑古道上至瑪礁古道岔路後,左轉往擎天崗方向;一開始是進入芒草區泥徑,鑽出芒草區,即擎天崗草原邊陲圓形碉堡附近。然後往左上行至竹篙山(岔路口至竹篙山山頂約20分鐘) 。在竹篙山山頂旁,發現芒草上繫登山布條,心想下切竹篙山南峰走竹篙嶺步道回平等里 (以前就曾試圖走,但在山頂碉堡周圍找不到入口而作罷),於是今天就鑽進去探探。穿梭在茂密芒草牛徑,數分鐘後則是雜亂的灌木林,循著山友繫的稀疏布條下行,好一陣子視野漸開,可以見到前方較低山頭平坦的草坪;但同時也瞥見前方去路,芒草中有牛群,放哨的牛正注視著我。猶豫一下,先右轉下切一處平坦翠綠的草坪,這草坪從竹篙山山頂下望可看到一角;走近居然有二座很整潔的墳墓並列,再往前走到草坪平台的前緣眺望,遠景由右而左七星山、紗帽山、華崗,近一點前方的是松園、菁山里..,回頭則仰望竹篙山山頂。賞景後回頭上到剛才見到牛群的地方,但已覓不著牛隻的蹤影,考量之後,尊重地頭牛 (不敢冒然硬闖),折回竹篙山,至環形步道右下,改走水路(內雙溪古道)回平等里。也就是反向走至瑪礁古道(山路)和內雙溪古道(水路)岔路口,左轉直行一小段路,會遇陽明山農場界柱,右有岔路往內寮,取右陡下,過乾溪,一下子就經平菁街93巷100號,直行巷口就是內寮站站牌處 (從岔路口下來這段路僅約十分鐘)。1/31 那天是 (內寮─礁坑古道─竹篙山─擎天崗環形步道(中段)─內雙溪古道─內寮) O形走一圈,回到原點內寮站牌。2/4 是 (內寮─礁坑古道─瑪礁古道(中段)─內雙溪古道─擎天崗) Z形路線。2/4 走內雙溪古道,和1/31反方向,感覺溪景不太一樣,總覺得從擎天崗環形步道走往瑪礁山方向,景緻較美。不知是心境還是視角、日照的關係..?.
- Jun 08 Fri 2012 14:42
96/1/6 奇岩山、丹鳳山─磺溪山稜線步道、地熱谷
96/1/6 奇岩山、丹鳳山─磺溪山稜線步道、地熱谷 96/01/06相簿交通:捷運唭哩岸站下車。行程記錄:出捷運唭哩岸站左轉過東華街上東華公園、奇岩山;此次行程是每年例行路線,主要是配合季節,欣賞奇岩山、唭哩岸山間的烏?紅葉,爬山東華公園上方有涼亭及日晷平台邊遠眺,可能是暖冬的關係,此時烏?紅葉不如預期紅,於是臨時改變行程,不走唭哩岸山、軍艦岩了!折回下東華公園步道,右轉柏油路到底涼亭前,右轉林間小徑由鎮安宮(公館路41號)下公館路,然後右轉過公館路走磺港路,至三合街二段路口右轉走三合街,直行到底左側是「家樂福」,右側是清江國小;取左沿公館路走約100多公尺,於公館路157號旁柏油路右上抵中和禪寺。繞至中和禪寺後方經章嘉活佛舍利塔、中和禪寺開山住持墓園,由圍欄穿出即接上從奇岩路陳濟棠墓園上來的親山步道,右上往丹鳳山。走丹鳳山稜線步道經鐵塔至磺溪山(快到親山步道2300m標示牌,左有岔路通弘法大師紀念碑,過標示牌不遠,左邊小徑通往岩石區,可瞰看北投溫泉區。鐵塔左前小徑通往岩場上方。)抵磺溪山後折回下溫泉路銀光巷(岩湯溫泉上方一處車道迴彎)、中山路(參訪普濟寺、地熱谷、溫泉博物館、...),經新北投公園(公園一再有新的建設,空間感日趨飽和。),最後抵新北投捷運站(13:20)。補記:之後在通勤的捷運列車上,還天天密切注意,約隔了一週遙望陽明大學校舍上方稜線,那株棵最顯眼的烏?葉已紅!可惜該週(1/13、14)參加登山社活動,無法分身去欣賞。接下來幾天又天天下雨,遲遲不敢排定行程,心想今年的賞烏?紅葉的時機已錯過;誰知星期五(1/19)午後天氣漸好轉,當天深夜才回到家,便決定明晨(1/20)去走一趟。早上天氣還有些陰霾,可是快九點出唭哩岸捷運站,卻是大晴天(老天還蠻關愛我,許多次獨行都是好天氣)。悠久漫步,取景拍照;發覺烏?葉變色的時間,一年比一年晚,前幾年是12月底就紅了,往後延至正月初,今年已延至1月中旬。而且不知是時序有點亂的關係,還是來晚了?有些烏?已落葉了,有些還未盛紅,盛況不如從前,不過還是把握今天日照良好,多拍些風景照。走到軍艦岩後,尋找不同的路線下山;原本想往行義路方向下山,走了一段未果折回。看看時間,才12點左右,趕赴國立台灣博物館,聽「守護台灣生態講座」系列(今天的講題是台灣獼猴),應該還來得及。於是改由榮總方向下山,不過還是選擇較偏僻的路下山,走一段未曾走過的路徑,最後下到榮總後方隧道口附近的柏油路,右轉沿柏油路穿過隧道,經由陽明大學校區,出大門往石牌捷運站搭車。奇岩山與唭哩岸間山坳色彩尚未深。中和禪寺位於中和禪寺後上方的章嘉活佛舍利塔弘法大師紀念碑熱海岩場上方普濟寺地熱谷地熱谷歷史悠久的澡堂溫泉博物館北投圖書館.
- Jun 08 Fri 2012 14:17
95/11/18 阿里磅瀑布
95/11/18 阿里磅瀑布交通:皇家客運公園路站,搭 6:30 班車,重光站下車(車資130元) 自用車接駁,走北52。行程記錄:11/19相簿星期五晚上從報紙上看到『北縣山協』18日的活動行程是「竹子山古道阿里磅瀑布土地公嶺越嶺內阿里磅」,覺得這是較新的路線,且「阿里磅瀑布」號稱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第一大瀑布,應該值得走一趟;自由參加,何況有人帶路又有車接駁,於是就考慮(18公里)要跟。星期六一早6:12,天色還有點暗,就到達集合地點皇家客運公園路站,站牌側已聚集十多人。?下背包以背包排隊,先打量一下周遭的山友,個個精神抖擻好像都是健腳。很巧的排在最前面的三位,是三重山協的徐姐、蔡嚮導、還有一位也見過二、三次面,打個招呼;徐姐就虧我怎麼也來,是不是要來幫她揹東西,看來不用擔心今天的行程會無聊了!三、四十人搭皇家客運,在重光站下車後,換搭山友的私車接駁,算一算共有十六輛車(由此可見北縣山協的動員力不錯),還有幾位騎機車,由站牌斜對面進入北52道路,一長串車隊浩浩蕩蕩駛至登山口。大隊人馬群集登山口,等待開車的山友把車開往下山另一頭的出口,再折回來會回。約9:10啟程,先循竹子山古道上登,一開始就上坡山路,路況和景象還不錯,天氣佳,溫度適宜;但無風,爬得滿身汗。約四十分左側有岔路往竹子山北峰,直行不遠有一座土地公廟(福德同),林間腹地較廣,隊伍在此第一次休息。然後繼續往上,途中經觀瀑台地,可遠眺阿里磅瀑布,但好像見不到水瀑。 繼續左橫越再下切溪床前往阿里磅瀑布,在阿里磅瀑布下方石堆處大休息,三五成群的圍聚炊煮,談笑用餐。今天阿里磅瀑布水量非常少,少到無法構成水濂,實在大失所望!約11點半再度上路,由瀑布右方橫切上稜,這段路陡上且是碎石坡地形,有些石塊尚會滑動,需特別小心;再循著山稜北走,途中一小段展望較佳,可遙望竹子山北峰。繼續朝土地公嶺前進,沿路經雜木林、芒草區、箭竹林,路過多處岔路(往青山瀑布、尖山湖、崩山路..),登上土地公嶺後續行,最後越嶺再下到內阿里磅的產業道路。由北21一道路岔路口上車,接駁回到重光站才約二點十幾分。原先擔心全程18公里,走下來會累!但走完感覺頂多半程多一點,不知18公里是否含接駁的車程。不過早下山也好,早回家休息!.
- Jun 08 Fri 2012 13:26
95/10/07大屯國小 → 大屯谷 → 中正山第一登口 → 十八份站
95/10/07大屯國小 → 大屯谷 → 中正山第一登口 → 十八份站交通:捷運北投站轉搭小6公車,大屯國小站下車。行程記錄:今天主要目標是大屯國小─大屯谷,那段上星期未完成的行程。本想今天可能又是獨行,早上前往捷運站搭車途中,卻接到桔子來電說她也要去;在捷運北投站會合後轉搭小6公車,到大屯國小站下車;先上大屯國小參觀一下校園。再回到復興三路310巷,08:10開始上路;原則上循著巷道前行,可是巷子蜿蜒,直行可能通到民宅。途中還問了二次路,才步上正途。山徑入口在水泥路的盡頭左側(從巷口至山徑入口未見指標或布條),08:35進入蔓草叢生崎嶇小徑,跟著登山布條而行,左、右跨溪二、三次後,來到一處大塌坊的陡峭山壁。 ↑上圖為山徑入口 ↓下圖是大塌坊的山壁通過塌坊處後,路徑較不明顯,邊走邊找;隨後遇一處溪床落差較高的地方,跨溪繞行而過,抵二山澗會合處,右側看似路跡較明較多,邊探路邊判斷要往那兒走。正在猶豫時,走到山澗旁一棵樹,覺得有點熟悉,突然頓悟,這兒不正是上次的折回點;上星期也是在這兒摸索一陣後折回,今天反向而行,同一地點居然還是困惑;右上應是出中正山停車場,偏左直行才是上大屯南峰鞍部。↑由姑婆芋上方鑽出。 ↓這兒就是困惑的地點,直上可能亦是出中正山停車場。由此約半小時走到山腰休息平台(10:35),一樣轉往中正山觀景台方向,途中(11:00)右下走未曾走過的步道,先下中正山停車場,此段步道整理的不錯,坡度平緩,兩側有竹籬,11:20到達停車場,休息片刻。11:15再度上路,石階步道上坡,慢慢地走,經中正台觀景台、大屯南峰岔路口;13:20出中正山第一登山口,直接橫越中正產業道路,進入走往頂湖、十八份步道。不久,遇一丁字岔路,左轉往頂湖站,直行往十八份。往十八份步道未走過,今天的規劃就往十八份,十八份步道沿路景觀也不錯。14:00出十八份步道;右斜前方即是泉源頂坑詹祖古楓一號,沿著巷道下行,會經泉源頂坑詹祖古楓二、三號。從古楓二、三號對面舊步道下切,14:25抵達東昇路十八份站;巷口左側不遠即通往中正山的登山路馬路口,路旁候車亭有水龍頭、還有便斗。今日天氣不錯,但風較小,悠閒地走,沒有滿身大汗。正用清涼的自來水,擦拭一下手、臉,小6公車就來了,迅速上車,順利圓滿完成行程。.
- Mar 20 Tue 2012 00:07
充滿~~夏日風情~~的短髮熱塑燙造型
充滿~~夏日風情~~的短髮熱塑燙造型model留bob髮型已經好一陣子了,覺得除了修修瀏海之外,好像就沒有其它的變化了,而且只要等修完後沒多久頭髮留長後又會給人有像戴假髮的感覺(因為model的自然捲蠻捲的,小蓁我知道你的痛苦)所以這次希望做一些不一樣的改變,而且天氣越來越熱了,在顏色部份也希望做一點較明顯的色調.所以囉!!!以要留長不剪短的情況下我們達成了共識'俏麗的捲髮+鮮明的顏色=充滿夏日風情的短髮造型"model的髮量多髮質偏細而且有自然捲,剪髮部份我保留了原本的長度(要留長的情況下),但將層次提高了一些(原本bob髮型層次較低,若不將層次提高燙捲後容易產生厚重的感覺),髮量的調整集中在髮中至髮尾的部份,而在頂部區加入今年夏天所流行的空氣感剪髮營造出輕盈的髮束感.在搭配熱塑燙髮的技術,讓整體的髮型變得有型許多.顏色部份我們大膽的選擇了偏橘紅的暖色調,由於model本身從事服飾業,所以不管是外型或彩妝上都非常了解自己適合的風格,所以我不擔心橘紅色的髮色會影響她的膚色(因為帶橘色色調容易讓膚色較暗沉的人看起來更暗沉,所以臉部的妝就很重要囉!!!)鮮明的顏色加上俏麗的捲度是不是充滿了夏日風情萬種的感覺.(後記:model隔天還告訴我有客人做公車經過他的攤位時還特地撥電話給她稱讚她的新髮型,喔!!!對了,model在新店北新路的麥當勞前有個攤位,專賣少女服飾,生意很好喔!有興趣的美眉們不彷找個時間去看看!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下午四點至晚上十點半)燙染造型後1燙染造型後2燙染照型後3燙染造型後4燙染造型後5燙染造型後6燙染造型後7燙後染前造型1燙後染前造型2燙後染前造型3燙後染前造型4造型前1造型前2.